八月夜,东温泉镇五布河边的夏风透着一丝微凉。穿过几栋老旧的砖瓦房,沿着斑驳的石板街行至主路。路面整洁宽敞,路灯皎洁通明,两旁极具年代感的居民楼映入眼帘。新建的观景佳苑已搬入不少住户,人们三三两两,摇着蒲扇,循着灯光,惬意徜徉。
东温泉镇人大代表、五布社区书记张钦庭看着这一切,各种心事涌上心头,感慨万千。
扎根化解矛盾的前线
五布社区,过去的五布乡,曾作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设有码头、货栈和商行,船只络绎不绝,人口熙攘稠密。但随着交通方式变革和发展重心转移,直至后来撤乡并镇,繁荣不再。整个场镇的风貌,几乎保持着上世纪的模样。五布似乎被这个时代遗忘,时间仿佛在此定格。
这种不受重视,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地人心散漫,导致了场镇治理的混乱:各种占道经营随处可见,各式车辆横七竖八停在路边,甚至骑上路沿。每逢赶场日,人头攒动,人车混流,冷不丁蹿出个白头发老人,惊得又是喇叭又是叫骂。这一幕幕,看得张钦庭心惊胆战。
为了改变这种情形,张钦庭拉上周边同样颇有威望的王华民、李富联等镇人大代表,召集了数十名村民、居民代表,围绕“怎样治理五布场镇秩序”展开民主议事。
“骑门摊必须治,完全把行人往马路上赶,乱了套了。”
“交通太混乱,车子乱停,老人些又不看路,随便来个‘鬼探头’,防都防不住。”
“红橙街划了那么多停车位,为什么一直空起嘛。”
现场气氛火热。张钦庭仔细倾听记录着各种问题和建议,紧接商讨解决办法。
不久之后,张钦庭便开始沿街挨家挨户做工作,其中不乏有人情绪激愤,很不配合。
“这人行道不是你家的,非要把人往马路上挤。你这个摊摊前面一旦出点事,你以为你跑得脱?”张钦庭据理力争,听得围观群众连连点头,羞得当事摊主面红耳赤。
在一系列激烈的“交锋”后,人行道上的的骑门摊不见了,整整齐齐的U型桩竖了起来。每逢赶场日,带着袖标的交通劝导员将停放车辆规范到划定好的车位内。整个主公路一下变得视野开阔,秩序井然。
“不敢接触人民的矛盾,我还当什么人大代表。”张钦庭笑道,语气中尽是豁达和坦然。
修补困扰邻里的破陋
在曾经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五布场镇农贸市场周边筑起不少七层高的小楼。如今近二十年过去,这些楼房经历了风雨的侵蚀,墙面开始脱落。同时,农贸市场年久失修,路面到处坑洼,每逢阴雨便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水凼凼”,行人稍不留神就沾一裤子脏水。
“五布农贸,不开玩笑,头顶在掉,脚底在泡。”周遭有居民用这种戏谑,表达着无奈和不满。
张钦庭了解到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反映到镇人大,但很快了解到,由于五布农贸市场及周边楼房涉私人产权,缺乏专门的资金渠道支持。
“不等不靠,一直拖下去不是个事,必须啃下这些骨头。”张钦庭果断召集起社区干部和农贸市场周边楼栋长议事,很快明确了“社区实施+居民自筹”的修缮方案。
为了加快进度和确保安全,张钦庭还联系了公交公司,申请临时迁移公交站。很快,警戒线拉了起来,墙面和路面的修缮工作开启,历时不到一个月便全面完工。农贸市场路面状况显著改善,楼房墙面脱落风险完全消除,困扰周边居民多时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点亮通往繁华的明灯
观景佳苑是位于五布社区的现代化小区,主要用于安置东温泉镇观景口水库库区移民。随着去年小区交房工作的全面完成,越来越多的住家搬了进来,给这个沉寂的场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居住环境现在好多了,但配套设施太差,尤其是路灯,两头黑,出了场镇,啥都没得。”听到有住户这样评价五布社区,张钦庭默默记在心里。
“东温泉场镇直至红光桥,整条景观大道灯火辉煌,但红光桥至五布场黑灯瞎火……建议安装五布场至红光桥1.5公里的路灯,让两个场镇的夜间照明形成连片,增加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还可提升东温泉这个旅游名镇的美誉度,促进经济发展。”张钦庭代表在建议中如是写道。由于资金缺口和紧迫程度,这条建议并没有第一时间被采纳。
张钦庭不死心,在充分调研和走访的基础上,她在2025年东温泉镇年初人代会上再次提出了这条建议,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纳入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通过人大代表票决,成为本年度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巴南区人大给与了资金支持,很快,路灯安装全面完成。
如今,五布场镇周边亮堂起来。崭新明亮的路灯,沿着主公路,向东温泉镇方向延伸,看不到头。人们在灯光下欢声漫步,越走越远。
张钦庭看着此景,心暖暖的,“我最近啊,梦到五布场越整越漂亮。本地老辈子和外地新来的,大家其乐融融,热闹得很。” (傅 饶 揭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