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南区麻柳嘴镇牌坊社区梓桐苑小区是拆迁安置房小区,2016年建成入住以来,迟迟未成立业委会,小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较低。为建立有效的协调解决机制,牌坊社区党总支书记、区人大代表田边和部分镇人大代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多方协调,在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近日首届业主委员会成立了,选举产生了7名业主委员会委员,实现小区事务共建共治共享。
“小区顺利完成业主委员会的筹备、选举工作,离不开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协调。”小区居民江忠文啧啧称赞。
小区业主委员会是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维权、维稳、协调矛盾纠纷、提升小区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缓和小区居民与物业矛盾,有效约束少数不文明不规范行为,牌坊社区党总支书记、区人大代表田边和部分镇人大代表、小区居民建议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
人大代表配合业委会筹备工作组,通过代表接待选民群众、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做好宣传工作,为下一步工作打好“民意”基础。同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小区之间的沟通协调。将居民意见建议收集并反馈给社区和政府责任部门,加强监督,推动“民意”落地落实。
此外,人大代表还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把成立业委会的相关政策要求解释宣传到位。“为什么要成立业委会?”“成立业委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面对居民群众提出的疑问,麻柳嘴镇人大代表周良云、刘世勇耐心地给出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解释。此前,两位代表对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相关规则、程序、政策等进行了深入研读,对不理解的居民,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得到广泛支持。
“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关系到每位业主的切身利益,选举工作必须依法依规、公平公正。”部分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六次筹备会议,对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相关规则、办法、守则制定和会议议程、讨论情况、公示公告、推荐候选人等环节严格监督,确保顺民情合民意。今年10月,牌坊社区梓桐苑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顺利成立。
镇人大主席黄勇表示,人大代表要继续发挥“网格员”作用,聚焦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时,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效能。
(转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