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巴南区二圣镇人大积极探索出台代表约见行政负责人制度,将代表约见从制度上细化,对代表约见的适用范围,约见对象、方式、内容和工作程序等进行规范,保障代表行使法定职权,真正彰显约见制度价值。
固定约见+主动约见+随时邀约
在双向互动中架起“连心桥”
镇人大按照“1+3+X”工作模式开展约见行政负责人工作,“1”是指一位行政负责人,“3”是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X”是指若干约见主题。结合“3+N”季会制,确定在 6 月、12 月两个时间点,组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约见行政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汇报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和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同时,人大代表可以根据自己调研、走访的情况,以个人或联名的形式主动提交约见申请,邀约行政负责人见面办理。这种双向互动的约见形式,成为基层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一个重要途径。
代表出题+党委点题+政府答题
让约见更具针对性
“代表出题”让约见工作更具针对性。人大代表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进行梳理后,选定一至三个主题,向镇人大提出约见需求,和行政负责人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这让人大代表有了更多反映群众意见、诉求的机会,在基层治理中帮助政府更精准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代表出题”工作机制,化单向传递为双向互动,约见行政负责人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委点688689题”让约见活动更具方向性。“党委点题”作为代表约见行政负责人活动的固定内容,能在充分保障代表的知情知政权利前提下,让人大代表监督好国家社会“大事小事”“实事好事”,确保代表的监督作用始终发挥在基层治理各个重要环节和阶段。
“政府答题”让约见活动更具实效性。“政府答题”则是落实代表监督实效的重要环节,也是约见制度是否取得成效的首要考验,“如何答”“得分多少”是政府践行服务型政府的关键,让代表、群众满意是政府践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最终共同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事前调研+事中监督+事后点评
把约见真正落到实处
组织代表事前调研,做到“心中有数”。镇人大坚持“先调研后约见”的原则组织代表调研,人大代表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围绕主题单独调研。做好调研是为了代表能够把握重点,提出的建议更加精准,大幅提升建议落实的可能。组织代表事中监督,做到“手中有策”。“约见”是手段,效果是关键,如何围绕主题将政府工作、项目等落到实处,需要政府和代表共同发力,镇人大依托“家站点”,建立专属信箱,在相关工作推进过程中收集代表的建议意见,确保工作始终在代表的监督下进行。
组织代表事后点评,做到“有始有终”。利用现场查、会上听等方式,组织代表对每一项约见项目的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点评。
约谈、监督、点评等措施,让约见制度不再一“约”了之。通过约见制度,代表和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更具“落实度”,让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人大监督更重视,整改的速度更快、力度更大、成效更明显。
(李雪舟)
ICP备案:渝ICP备12007155号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1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