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巴南实践

重庆市巴南区人大常委会  cqbnrd.gov.cn  2019/10/15  来源: 公民报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字体: 】  【打印此文

近日,在巴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密切联系群众座谈会上,区人大代表、花溪街道红光社区党委书记黄泽芳第4个走上发言席,分享她的履职心得:7年时间,梳理问题268个、提交议案15个、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收获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黄泽芳所做的工作,只是巴南区人大代表履职的缩影。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围绕代表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群众工作平台搭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方面,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之路。

理顺机制:

扎紧代表履职“紧箍咒”

“量化考核制度就像一个‘紧箍咒’,时刻提醒我们要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区人大代表、重庆正寰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翔坦言。去年,由于他缺席了3次代表活动,在年底的代表量化考核中仅被评为称职。

据了解,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巴南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情况量化考核办法(试行)》,由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牵头统筹考核工作,对全区284名区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打分,定考核等次。该办法进一步提高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重庆市巴南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群众办法》,针对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方式、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履职监督、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服务与保障等作了详细规定。

“该办法完善了代表小组‘四簿一册一记’(代表学习记录簿、代表活动记录簿、代表意见建议登记簿、代表事迹登记簿,代表参加活动考勤册、代表民情日记),从制度微观层面促进代表依法有序开展活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平说。

此外,区人大常委会还出台了选民约见区人大代表办法、代表约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办法等,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工作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工作的格局,为保障代表活动有章可循、规范运行打下了基础。

搭建平台:

点燃代表履职“活力”

“‘家’‘站’建设的目的,就是让代表在闭会期间‘有家可归’、有事可做,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李进说。

自2013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分步实施“家”“站”建设工作。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四年完成的工作步骤启动“一家一站”建设。截至目前,建成规范化人大代表之家23个、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98个。

“家”“站”搭起了代表与选民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关注了民生实事,打通了代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人大代表之家为载体,一季一次开展“为民服务日”活动和“暖邻小组”自选活动,是人大龙洲湾街道工委“家”的特色;以人大代表之家功能建设为主线,形成了“一家+多室+民生诊所”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格局,是人大鱼洞街道工委打造“家”的重点……

“此外,我们通过统筹协调,确保22个镇街的‘家’‘站’都有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各一名,并购置电脑、桌椅等必要办公用品。同时,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运行良好的‘一家一站’予以经费补贴。”李进说。

自“家”“站”建设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在“一家一站”接待选民约30000余人次、走访群众100000余人次、促进各类问题解决15000余个。

抓出实效:

16件重点督办建议都“结果”

“区内重要交通路口增设5组信号灯,城区主干道安装自动抓拍设备68套,并争取年底完成区内智能交通项目立项工作。”“现已拟定了《农旅融合重点片区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将圣灯山片区、安澜大来山片区纳入了总体交通组织,通过新建改建提升一批道路等级和旅游服务设施,打通主要进出通道,提升乡村旅游环境。”在今年8月召开的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针对人大代表和群众共同关注的16件重点督办代表建议,都明确了具体解决办法和办结时间。

李进说,在代表议案和建议的督办工作中,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严把事前、事中、事后“三关”和抓好提出、协商、时限、督办、评价、通报等“六环节”确保办理工作有序推进。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全程参与办理过程,跟踪了解办理进程。办理前,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委室牵头与代表沟通,深入了解建议的真实意图;办理中,通过“五方会谈”机制,实现了代表与办理单位面对面交流;办理后,及时把办理结果向代表和群众通报,并做好延伸办理及后续服务。

截至目前,上述16件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已全部答复,做到了反馈代表率100%,满意与基本满意率100%。(通讯员 苟斐斐)


相关链接